近年来,内蒙古诗词学会在诗词教育和诗词创作"双轮驱动"中成绩斐然,除了积极创建全国的品牌外,还创建全区诗教先进单位,并独创性地创建中华诗词村,中华诗词采风创作基地、培训基地等。通过这些创建活动,使中华诗词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广场(景区),全面实行全覆盖,对中华诗词进行了极好的普及教育和弘扬传承。 本期特别推出由内蒙古诗词学会副会长王利田采写的《探访中华诗词村》,此文刊发在《中华诗词》2020年第8期。
探访中华诗词村
王利田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有两个闻名遐迩的中华诗词村。一个是察右前旗玫瑰营镇王贵沟村,一个是丰镇市元山子乡申家库联村。疫情退去后,我们对这两个村进行了探访。从集宁出发,向东北方向行驶约30公里,我们便来到察右前旗玫瑰营镇王贵沟村。刚进村口,一座古建牌楼耸立在眼前。牌楼正中雕刻着由中华诗词学会原常务副会长李文朝题写的“中华诗词村”几个醒目的大字。村庄坐北朝南,北枕磨子山,山上有一处由比利时传教士于1906年建成的天主教圣母堂。村子小而整洁,一排排红色的砖瓦房被洁白的墙壁围成和谐有序的小院,一口百年老井守护着村民的安康。每家院落的墙壁上均书写着一首诗词,仔细品读,这不是唐诗宋词,而是由乌兰察布市诗词学会、察右前旗文化研究促进会组织本土诗人进入每个家庭去采访创作的格律诗。其中有孝敬老人的、勤劳致富的、外出创业的……如:在孝子祁世昌家门口有首诗:《西江月·赠祁世昌》(常有)“远虑打工俩子,近忧卧病老妈。房间堆垒是胡麻,言道将行压榨。 不善言辞男主,快人快语翠花。无非夸赞好人家,敬老堪称佳话”。在村干部段军门前书写着这样一首诗:《脱贫带头人·赠段军》(李冠宸)“稼穑故园三十春,脱贫路上带头人。 干群汗水年年淌,滋润山川处处新。” 书写在每户院子上的诗词,贴近家庭、深入生活,既是赞美诗,又是光荣榜。这不是装点门面的形式,而是引导村民认识诗词从而喜欢诗词的有效途径。察右前旗政协主席纳森积极倡导,并选择王贵沟创建“中华诗词村”,弘扬诗言志、诗寓情、诗厚德的文化精神,传播诗词可以凝聚力量、振奋人心的正能量。村干部组织村民集体学习,帮他们识字,教他们背诗。就这样,学诗、背诗的活动在农村的沃野上掀起了热潮。农民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诗词学习中,抽空儿,带上诗词读本儿,三五人结伴儿,比比谁背得多,谁背得快。在村头,在庭院,在田间,村民们用通俗的语言编成打油诗和顺口溜,由衷赞美新农村、新生活、新时代。农民于久海给我们看了他创作的一首诗:“扛起锄头是农民,拿起笔杆是诗人,科学种田是能手,诗词歌赋样样通”。 2016年7月,内蒙古诗词学会授予王贵沟村“中华诗词村”的称号。2017年9月,王贵沟村举办了”中华诗词村——王贵沟村命名一周年暨农牧民诗词吟诵大赛”。大赛共有26组农牧民选手参加,分设了老年、中年、青年、家庭、少儿5个竞赛组。他们素布简装,饱含深情、高吟浅诵,歌颂永恒的真善美。77岁的杨林森与67岁的弟弟杨林海及65岁的妹妹杨玲花朗诵自己创作的诗词:“新农村里新气象,改旧换新变了样,家家户户住新房,诗歌写在砖墙上。”使比赛达到了高潮。大赛圆满,令人瞩目!盛秀林说:“我觉得诗句可好看了,每一行的字数都一样,排得齐齐儿的,规规矩矩儿的,可喜人了。”郭桂花也说:“诗念起来可好听了,每行最后那个字还押着韵,念起来也可顺口了,越念越想念,比念《经书》还好听。”费日祥说:“好多诗句就跟对对联似的,两句对的可整齐了。”可见,这些农民真正感受到了中华诗词在视觉上的“整齐美”,在听觉上的“韵律美”,在对仗上的“严谨美”。继王贵沟村后,2017年4月,丰镇市元山子乡申家库联村也被内蒙古诗词学会命名为“中华诗词村”。申家库联村是革命老区,该村有着一位有重要影响的革命英雄——刘耀宗,他是建立丰东地区第一支抗日游击队的领导人。该村村民传承着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思想觉悟较高,对共产党有着深厚的感情。为了进一步弘扬老区文化,发扬老区精神,元山子乡党委政府以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核心,在该村建起了“刘耀宗生平陈列室”,同时引入中华诗词,以中华诗词文化武装干部和村民的思想。干部群众如虎添翼,对老区建设充满了信心。驻村第一书记杨孝堂说:“村民们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我们当年采取奖励的办法,鼓励村民们背诗,谁背会一首诗就奖励一袋洗衣粉或一块儿香皂。于是村里兴起了学诗、背诗的热潮,就连敬老院里也背诗成风,老区焕发了青春”。 随着诗词普及活动的开展,元山子乡成立了老区诗社,延伸到学校、村委会,形成五个诗社,同时招聘诗词辅导老师举办培训班,印制诗词小册子,培养诗词创作新人。在创作过程中,人们很自然地把一些诚信、道德、礼仪元素融入诗中,从而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增强了自身修养。“白天种地十一坡,晚上牵牛小泉多,月下临风听故事,牛郎织女把诗合。”普普通通的农妇,随口就能吟诵一首诗词,令人赞叹!村民于凤凤(65岁)初中文化,我们让她现场背诗,她一口气熟练地背诵了《清明》《咏梅》《答李淑一》《春晓》四首诗词。她还教小孙子背诗,现在十多岁的小孙子陈硕都能背200多首诗词。元山子村王瑞芬(57岁), 1987年高中毕业,高考只差几分落榜,因父亲重病,没去补习。她含泪吟叹:“人生过半不知愁,秋日残中懒出头。花草作泥难复色,期盼晚年上高楼。”在场的丈夫也哭了。丈夫李五团(59岁)系元山子乡村医生,在走村串户行医的过程中,向村民宣传:“背诗有利于身心健康”。在他家炕上,有一本诗词小册子,封皮裹着几层胶带,页面被标注得密密麻麻,可见他们对诗词的喜爱程度以及在研读诗词上所下的苦功。 朗读诗词,成了当地村民的一种兴致,大家感受着村庄面貌的焕然一新,陶醉在中华诗词所营造的文化自信中。在中华诗词村采访的这几天,我们被可爱的农民朋友们感动着;他们淳朴、厚道、善良;黝黑的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他们应对采访没有粉饰自己;他们并非作秀,而是从内心深处爱上了诗词,并感悟到了中华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