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兴安诗派”诗风特质的探讨
徐凤鸣
自治区诗词学会领导曾郑重提出“要创建兴安诗派”的命题。兴安诗词作者们依托得天独厚的地域禀赋,传承传统文化,长期探索,辛勤耕耘,创作出独具特质的诗词作品,开始孕育、发端具有独特风格、独特气派的“兴安诗派”。
兴安盟形成并创建“兴安诗派”的主客观条件已经成熟。第一,有其得天独厚的环境,就是:悠远沧桑的独特人文景观----展现草原文化底蕴和深厚的民族根基;光荣的革命传统----英勇的抗日斗争和我国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政权诞生地;展示兴安独特魅力的壮美自然风光;第二,初步形成创建的四大工程:一是基础工程----《兴安广播电视报》“兴安诗坛”专版、《兴安文学》“古风新韵”专栏、《老年诗刊》、兴安诗词网站和兴安诗词微信平台等,已发表诗词二万余首;二是精品工程----创建《兴安诗词文库》,作为精品力作选本,已出版三卷,体现兴安诗词的整体水平和诗词风格。三是馆藏工程:我区最早的诗词馆---归流河诗词馆,已藏有诗词书籍一万多册,其中我盟作者诗集百余册,涌现了高峻昆、赵仁毅等一批有鲜明兴安特色的作品;四是理论工程---通过理论研讨等形式,深入研究当代诗词发展的基本方向、基本政策、创作规律,探讨“兴安诗派”最基本的诗风形成、艺术创新、诗词美学等课题。第三,有区、盟各级领导的关怀、各地诗词组织的支持、兴安各界的期盼,这是创建兴安诗派的巨大动力。
关于兴安诗派的内涵,一般的理解,就是具有独特的兴安诗词风格、展示兴安的人文、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诗词流派。根据十几年来创作实践形成的认识,兴安诗词流派,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质(特点和风格)。
一、地域特质:要有大兴安岭的豪迈气概,科尔沁草原的广阔胸怀。
兴安盟有两大自然特点:一是巍巍大兴安岭,似一道天然的屏障,横亘在祖国的北疆,重峦叠嶂,茫茫林海。二是茫茫科尔沁草原, 牧草芊芊,平旷壮美。兴安盟域,既有北疆边塞的特质,又有草原文化的积淀。大山伟岸、挺拔、非凡的气势,草原的舒展、旷远、如诗如画,让无数诗人倾心折腰,顶礼膜拜。古来诗人不朽的草原边塞诗歌,如刻画塞上荒原的雄浑、壮美,描绘边塞的艰苦、奇丽,陈诉战场的残酷、悲凉。憾人心魄、流传千古的诗作,给诗人们以无限的感慨和神奇的遐想。这样的地域特点,必然要积淀成具有草原文化和北疆边塞特质的兴安诗风。
今天的兴安大地,旧貌换新颜,壮美的锦绣山川,建设者的铿锵足音,让大兴安岭下大草原上的诗人豪情激荡。大山儿女草原后代,应该是这块土地上劳动人民的歌者,代言人。我们的诗歌,也要像大兴安岭一样,有坚韧不拔的耐力和勇往直前的气魄,像科尔沁草原一样,有凌云的壮志和广阔的胸襟,全面展示草原文化与北疆风情。
2、时代特质:要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开拓创新。
诗词要发展起来,必由之路就是文化基因必须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时代相呼应。兴安诗词作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种文化现象,必须与时俱进。要按照习总书记“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的要求,高扬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目标、实现中国梦摇旗呐喊,助威鼓劲。“笔墨当随时代”,兴安诗人们也只有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敏锐而深刻地捕捉时代的本质特征和时代强音,在时代的大潮中展现理想与追求、责任与担当,为民族塑像,为人民立传,为时代放歌,才能不断推出时代精品。因此,兴安诗派必须适应人民的要求时代的呼唤,体现着时代的先进理想和价值追求,浸透着对伟大时代的真切感受。同时,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和鼓励各种内容健康、形式多样、新鲜活泼、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不同的声音来歌唱五彩缤纷的生活。
兴安诗词要紧紧把握住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必须不断开拓,强化创新。创新创作理念,大力彰显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梦,弘扬国家民族意识、廉政文化、以及改革发展意识、开拓创新意识等等;创新兴安特色的创作题材,扎根人民,深入实际体验现实生活,倾听兴安人民前进的铿锵脚步,多出时代特色精品。创新活动方式,加强同书法、绘画、音乐、摄影、影视等行业组织的艺术联姻,为诗词赋予书画魅力,插上音乐的翅膀。近年来,兴安诗词学会每年都组织采风活动, 2015年就组织四次采风,特别是与摄影联姻、深入六个旗县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全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是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大规模采风活动,创作出版了《霞蔚兴安》诗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3、民族特质:要继承旧体诗的传统,汲取草原文化的精华。
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优秀传统文化是兴安诗词的根。继承和发扬旧体诗词的优良传统,学习前人的创作经验,是兴安诗词的立足之本。同时,兴安诗词又必须具有鲜明的草原民族特色。越是民族的越具有生命力。没有这个特点,便没有了兴安诗词的“源”(无“源”也就无所谓“流”、流派),也就失去了兴安诗词的独特魅力。因此,我们的诗词创作和理论研讨要不断炼化独特的兴安民族文化,聚焦兴安意象,体现兴安情感和哲思,传承兴安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优秀最具生命力的精华并不断创新,汲取北疆边塞文化内涵,弘扬崇尚自然、恪守信义、践行开放的草原文化,着力体现草原诗风,把兴安草原文化特色用诗化语言凸显出来,真实地反映兴安各族人民火热的生活和斗争,这是兴安诗词生生不息和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总之,从我盟诗词发展来看,诗词作品既继承了传统诗词中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有着深厚的草原民族文化根基,又凝聚着当代人民大众的精神诉求,呈现出显著的地域特征、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气息。
我们深知,兴安诗派的形成,绝不是一般的创作水平可以达到的。要形成一个特点鲜明的诗派,不是一朝一夕、轻而易举即可完成的,它需要经过几代有影响的兴安诗人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也需要党和政府的重视、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各级同行组织的通力合作。相信,经过兴安诗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兴安诗派”一定能够建设起来。